RecordJapan -- 中国最大的日本门户网站

日本对中国民众还有多少吸引力

作者:侯金亮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日期:2013-09-16 点击数:957 我要评论↓ 字号:z | Z
摘要: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刚满一周年。有两则新闻比较有意思:一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理事长石毛博行在9月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公布了在中国主要城市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有7成中国消费者减少购买日货”。二是,最近,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日外国人数为198万200人,按国籍来看,中国人总数为68万3412人,占外国人口比例的38%,其中年轻人占到一半。

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刚满一周年。有两则新闻比较有意思:一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理事长石毛博行在9月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公布了在中国主要城市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有7成中国消费者减少购买日货”。二是,最近,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日外国人数为198万200人,按国籍来看,中国人总数为68万3412人,占外国人口比例的38%,其中年轻人占到一半。

这两个新闻放到一起是很有解读价值的,尤其是,置于当前的语境下。一些专家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分析,这一年来中日两国的博弈,谁赢谁输。但结果大致差不多,就是中日两国各有所得,谁都不是绝对的赢家——中国打破了日本长期垄断的对钓鱼岛的管辖权,屡屡向日本“军事施压”,而日本也借此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大笔增加了防卫预算经费,研究购买先进武器,可以说,找到了强军借口。

中国的强硬姿态让日本媒体惊呼“中国把日本逼向墙角。”而其实,日本也未曾示弱。两国“硬碰硬”,自然会对两国关系造成影响。自从2010年的钓鱼岛撞船事件至今,两国的外交“斗法”就没停止过。我们知道,在小泉时代中日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两国在政治外交层面曾“5年不来往”,但民间交往很是热络,整体上是“政冷经热”。

所以说,测试两国关系到底处于什么状态。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是民间交往。上面两则新闻可以作为解读两国关系的一个有趣切口。受两国关系的影响,买日货的中国人越来越少了,据调查,钓鱼岛危机影响中国消费者对日货的选择倾向。这是外交危机蔓延至经济领域里的体现。也就是说,外交危机引发的爱国情绪已经影响到了中国民众对日货的好感。

但近年来,去日本留学、工作的年轻人并未减少。从孙中山,黄兴,李大钊到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日本在近代历史上,就对很多中国的仁人志士颇有吸引力。至今,也对中国的年轻人有吸引力。中国的很多大学乃至专科院校都开设了日语专业,想去日本留学的中国年轻人也有很多。

其实,这两个新闻的反差,凸显出很多中国民众的矛盾心态。就像很多人对减少使用日货的原因,所做的回答那样,“其实想用,但优先爱国”。日本的产品有很多让人称道的特点,单纯作为产品来讲,使用价值很高。日本有很多世界知名企业,以及世界知名大学,很多中国年轻人当然想去日本工作、学习。

作为个体的人和代表国家利益或集团利益的政客不一样,后者可以根据现实的利益作出理性判断,而前者一方面有理性的选择与权衡,另一方面却又要考虑到民族感情、历史恩怨。对于很多中国民众来讲,确实存在一定的纠结心态。日本对中国民众还有多少吸引力?恰似一池既吸引又排斥的纠结。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