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rdJapan -- 中国最大的日本门户网站

日本教师成为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王 鹏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日期:2014-04-07 点击数:635 我要评论↓ 字号:z | Z
摘要:“灵魂工程师”屡屡出现精神问题。长期起来,日本教师脆弱的心理状况,经常在学校和社会引发各种问题,受到高度关注。

“灵魂工程师”屡屡出现精神问题。长期起来,日本教师脆弱的心理状况,经常在学校和社会引发各种问题,受到高度关注。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最新调查显示,2012年,因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而停职的教师人数,时隔5年后降到了5000人以下,但依然属于高水平。其中,有小学教师2183人,初中教师1509人,高中教师722人以及特殊学校教师539人,共计4960人。

从都道府县来看,冈山县连续7年减少,大阪府连续5年减少。文部科学省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各地充实了咨询体制、对停职教师分阶段回归岗位进行支援等紧急措施带来的成果。

但是,可喜的数据背后也有隐忧:患病比例随教师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另外,虽然有教师停职后重返职场,但在1年之内旧病复发的人数也占了13%。

日本三乐医院神经科医师真金薰子介绍称:“患有精神疾病的教师人数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和以前相比,教师们被要求做的工作更加多样,教师会因为过于忙碌而精神崩溃。考虑到会对未成年学生产生影响,有必要推行增加教职工数量、精简业务的对策。”

事实上,日本公布的只是精神疾患严重到无法工作的老师人数。文部省公布的相关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日本全国患各种精神疾病的老师占到了老师总数的63%。其中,50岁以上的占到39.8%,40岁至50岁的占33.8%,30岁至40岁的占19.7%。由此看来,教师年龄与水平的资深程度越高,患精神疾病的比例越高。

在日本,老师是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很高,人人羡慕的职业。但“光环”背后,日本老师们也承受了超出极限的巨大精神压力。教师职业成为精神疾患的重灾区。

虽然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紧急措施,但是只要精神疾病产生的土壤不消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日本采取了公立学校老师定期调动制度。老师们在一个学校教上3、5年就要前往其它学校任教。这项制度虽然有效平衡了教育资源,但由于配套措施不到位,老师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环境,精神压力也大幅增加。文部省报告公布的老师患病时间就显示,一半左右的患病老师是在工作调动后的两年以内。

不仅是调动,日本还有对老师严格的考核制度。很多学校实行 “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双向选择”等,老师们不但要在教学业务上接受考核,还要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各种评分。

而且,不少教学目标对于老师来说,接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上世纪90年代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日本很多孩子用于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成天沉浸在玩乐中。而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社会却把大部分责任归结在了老师身上。到头来,日本孩子的学习未见提升,素质反倒一代不如一代,而日本老师却成了替罪羊。

种种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及社会的过高期望,或许才是日本老师成为精神疾病高危人群的根本原因。靠一些突击式的紧急措施,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无法一劳永逸。日本政府只有从源头上去除隐患,老师们才能真正放松起来。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