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剧剧照(资料图)
有着“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神奇场面的“抗日雷剧”近日不仅在中国舆论场激起反思潮,同样也引发日本媒体的关注。对于日本观众来说,中国抗日剧是“遥远而又切实的存在”,虽然很难看到,但通过媒体也能得知“中国人很热衷拍这类作品”。大多数日本学者及影视界人士则认为,娱乐化的抗日剧“带有鲜明的民族情绪”,“机械的对日审判立场”助长了中国人的反日情绪,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持续关注。
日本人看不到抗日剧
尽管《小兵张嘎》、《亮剑》等中国电视剧的光盘曾流入日本,但截至目前尚未有类似剧目在日本主流电视台播出,就连日本街头的录像带出租店也极少见到。据一名多年在日本从事电影交流的专业人士介绍,日本虽然没有专门的审查机构,但对于高度商业化的日本电视台来说,不会引进这种大众不喜欢看、无法保证收视率的抗日剧。日本影视界不少人都知道《金陵十三钗》,但考虑到国内民众的情绪,没有电影公司愿意引进。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大学教授说,除了一些曾有中国生活经验的人,大多数日本人没看过抗日剧,倒有不少人看过批评中国抗日剧的节目。在这种背景下,估计只有中日合拍的战争剧才可能在日本播出。
尽管如此,作为独特题材的抗日剧一直受到日媒关注。日本政府去年将钓鱼岛非法“国有化”之后,中国青年蔡洋在西安将丰田车主打成重伤。《朝日新闻》派人前往蔡洋家乡采访,最后得出结论:发生如此惨剧的重要原因是“打人者在成长过程中看了过多的抗日剧”。在《亮剑》热潮席卷中国时,《读卖新闻》曾批评说,中国影视作品里“带有鲜明的民族情绪与反日情结”。《产经新闻》更将抗日剧看做中国官方“试图对民众进行政治洗脑的证据”。
担心“抗日雷剧”影响日本形象
针对近日中国抗日剧“神化”的情况,《读卖新闻》以“中国抗日剧站在了歧路上”为主题报道说,抗日剧习惯将日本兵描述成“凶恶”、“好色”、“无能”的形象,靠夸张赢得高收视率,从而陷入越假越拍的恶性循环。该报道还援引中国著名制片人朱质冰的话称,“将民族的苦难娱乐化的人是卖国奴”。朱质冰的最新作品《国家记忆》也是抗日剧,该剧的目标是拍摄类似于美国《太平洋战争》那样忠实描述战争的作品。“贬低敌人反而会造成贬低自己,目前还不知道朱质冰的想法能否成为中国抗日剧的新潮流,但对于在华日本人而言,强烈希望能有这么一天”。《每日新闻》称,中国政府目前开始审查诸如用中国功夫杀死日本兵的离谱情节。而日本政府也把此事当成一个问题。日本驻中国大使馆表示,“抗日剧大量播放对日本在中国的形象并非好事。我们也知道中国国内有各种声音,将保持关心并收集各种信息”。
一些日本网民表示,战争过去那么久,中国竟然还拍那么多抗日剧,这无疑加重了中国人的反日情结。也有网民表示,尽管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引发邻国争议,但中国抗日剧“更像是宣泄情绪,是不正确的历史观”。日本大学生铃木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自己不反对抗日剧,但确实不喜欢夸张剧情。如果中国抗日剧能尊重历史,对日本人了解那段过去也有好处。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化学者山口顺子对记者表示,对于历史细节的艺术创造并非不可以,但“机械的对日审判立场”没有好处。战争戏应注重体现真正的人性。如果中国电视剧能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它所创造的话语力量会更强。
历史剧创作应有国家责任感
中影集团制片部相关负责人王璐璐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抗战剧扎堆的原因之一是题材容易过审,故事冲突性强,成本回收把握大。此外,作为鬼子戏基地的横店在拍摄和制作体系上也相对成熟,操作起来容易实现。
影视剧资深编剧郑长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抗战剧的市场需求在中国长期存在,但以爱国主义作为“戏说历史”的保护壳不可取。近年来抗战剧的泛娱乐化说到底是创作人员顾忌市场过多。郑长明提到,多年前曾有日本人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对经过防腐处理的被害人尸骨显得“过白、过新”提出质疑。真东西尚且因处理手法问题被人怀疑是假的,那些雷人剧情更容易被拿来当做批评中国的工具。青年导演石磊告诉记者,一些电视剧为了赶档期仓促上马,编剧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演员、写手客串,剧本很难保证质量。在国外,影视剧“制片人”是一种职业,很多人本身就是半个艺术家,但在中国更像一个称谓,有钱就能当。石磊表示,自己近期就接到两三个抗日剧本,但都搁置下来了。因为“好剧本需要沉淀,人云亦云或急功近利的创作态度只能砸自己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