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日,女足亚洲杯比赛结束了第一场半决赛。中国女足在124分钟(90分钟正常比赛时间+30分钟加时赛+4分钟加时赛补时)遭日本女足压哨绝杀,1:2惜败对手,无缘决赛。
赛后,日本时事通信社发文,肯定中国女足表现,“中国女足是亚洲杯8冠王,她们是亚洲巨人,在这场交锋中,中国女足8冠王的风采依旧,她们虽然没能进入决赛,但已经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实际上,这些年,中国女足青黄不接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孙雯等一批球员退役后,年轻的球员一直没有培养起来。曾经辉煌的中国女足似乎开始黯淡,而另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这就是日本女足——大和抚子。
澳大利亚女足被称为“行囊姑娘”,“铿锵玫瑰”常被作为中国女足的代称。而一提起“大和抚子”,人们就会想起日本女足。
其实,大和抚子的崛起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1966年11月,在神户市立福住小学,日本第一支真正的女足队伍诞生。福住女子足球运动少年团开始了日本女足的历程。其后从地方到东京,各地自由发展女足运动。到1979年,在国际足联的号召下,日本女足联赛正式成立。刚开始采用8人制、每半场25分钟的赛制。比赛场地也相对较小。到第三届时就开始采用同男子足球相同的比赛场地,每半场时间也延长至30分钟。
为了普及女足运动,培养人才。大和抚子们的“养育者”开始着手改革。他们改变传统称谓,把一级联赛和二级联赛改称“抚子联赛”和“挑战联赛”。截至目前,抚子联赛参赛队伍有10支,挑战联赛参赛队伍有16支。
截止2011年,日本足协注册登记的女子足球队有1224支,注册的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人数为25268人。这个数字甚至比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的注册登记人数还要多很多。日本女足和男足一样扎根与校园足球,但普及率却大相径庭。
据统计,在日本学龄前儿童从事足球培训的男女比例是平均的。日本女足的成功或许也能说明这点。
到了2005年1月,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发下豪言:“2030年以前日本要举办女足世界杯,并成为冠军”。到2007年6月,日本足坛又定下了三大目标:第一个目标是,2015年以前让女足运动员扩大至30万人。第二,强化女足人才培养机制。第三在2015年夺取女足世界杯。
这些目标,比想象中实现得更快。2011年德国女足世界杯上,日本女足力压上届冠军东道主德国队,又击败强队美国队,直接登顶,成为世界冠军。日本球员泽穗希在本届杯赛上上演帽子戏法,成为大赛“进球王”,夺得赛事金靴奖和金球奖。日本女足这枚沉甸甸的奖杯,代表了整个亚洲在足球收获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意义非比寻常。
更可怕的是,2011年的夺冠给更多姑娘带来动力和希望。日本女足在夺冠后,总教练佐佐木则夫信心满满的高喊:“我们还有更多人才”。
日本女足乃至日本足球的崛起,除了有计划有策略的培养人才,建设联赛以外,恐怕最要紧的就是勤勤恳恳、踏实训练。奇迹也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日本人认真踏实世界闻名,有时甚至到了不讲情理的地步。然而,正是这些努力创造了奇迹。日本女足运动员没有过高的酬劳,为了养活自己,许多人白天工作,晚上训练。虽然过得清贫辛苦,但她们的梦想,从未被现实磨灭过。
目标,不是谁喊出的口号,而是心中的笃定。或许,中国足球除了后备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以外,还需要更多的泪水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