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5日报道,据统计,日本的贫困现象正在不断加剧,对于贫困这一概念存在着多种定义与指标,而常用的金钱指标一般将贫困划分为“绝对贫困”以及“相对贫困”两种。
所谓绝对贫困,是指无法满足最低限度的衣食住等日常生活需求,例如世界银行制定的绝对贫困基准是日均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综合考虑物价水准、汇率换算等价换算得出的购买力),据统计,截止2010年,全球约有12亿人低于该水准,约占全体20.6%。
而相对贫困则是指在无法实现大多数民众的普通生活,日常生活表现相对拮据的一种状态,例如1日只能吃两餐、没有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等。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针对相对贫困人群制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指标,即人均所得低于中间值(即收入从高到低排列居中的数值)一半以下的群体。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去年7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国民收入的中间值为244万日元(月均收入20万日元),也就是说,人均收入低于该数值一半,即122万日元的人群属于相对贫困人群,据统计,日本国民收入低于122万日元的人群比例达到了16.1%,平均每6人当中就有1人属于相对贫困者,如果将新生婴儿至老年人的全体成员计算在内,日本全国的相对贫困人群达到了近2,000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1985年的相对贫困率为12%,同年未满17岁的儿童贫困率为10.9%,两者之后一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截止2012年分别增至16.1%和16.3%。
另一方面,按照男女性别划分,女性尤其是单身年轻女性以及单身老年女性群体的相对贫困率较高,例如20至29岁区间包含学生在内的单身女性相对贫困率达到了44.8%,65岁以上单身老年女性的相对贫困率达到了44.6%。
而根据OECD于2009年实施的相对贫困率调查显示,日本(16%)在33个加盟国当中,仅次于以色列(20.9%)、墨西哥(20.4%)、土耳其(19.3%)、智利(18.4%)以及美国(16.5%)排列第6位,而与之相对,西欧以及北欧诸国的相对贫困率基本都低于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