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久保利通撺掇明治天皇迁都江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江户人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是有数字为证的,同时期的伦敦,识字率为20%;而巴黎则仅为10%;至于正值同治时期的大清,由于贯彻愚民政策和八股文教学方式,泱泱大国的识字率却简直难以启齿。再看当时的日本,整个男性的识字率高达70%,可谓足以傲视世界。
其实,说起日本人对教育的重视,早在遣唐使时期,日本人冒九死一生也要乘风破浪来大唐学习的精神我们就已经深深领教了。日本也早在文武天皇时期制定的《大宝律令》里列入了“学令”条款来专门规范教育。当时的“学令”就规定了在中央设立“大学寮”(相当于我们的国子监),而在各地方藩国设立“国学”(类似于我们的地方大学)。不过,大学寮和国学,都是针对贵族和五品以上官吏的,平民百姓一般是没有机会进入这种机构学习的。但日本庶民也要学习文化,于是,渐渐出现了私塾形式的教学方式。由于“仕途”都被当时官办的只招收贵族子弟的大学寮等把持了,自然而然,私塾就被定位为以实用为主。于是,专门教授木工、瓦工、雕塑、手工之类的私塾如雨后春笋般在日本各地冒出。
待到12世纪末,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各种官办及民营的学校开始取代了大学寮、国学等,教授内容也增加了武士修养和技艺培养等。至江户时期,德川幕府实行“文治”政策,教育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飞跃。中央设“学问所”,各藩国设“藩校”,有的地方在藩校下还有“乡校”。但无论是学问所还是藩校、乡校,招收的也都是贵族及武士子弟,没庶民什么事儿。这时候,早在平安时代就出现的“寺子屋”(一种由寺院设立的教授6至12、13岁孩童读、写及算盘等的初等教育机构)开始发扬光大了。由于其面向庶民,学费凭赏,没钱给物亦可,穷人家的孩子也就都可以入学。据统计,江户时期全国共有两万余所寺子屋出现,仅江户一地就有一千余所。所教内容更是五花八门,除了读写算,还有地理、历史、儒学等,而且办学灵活,注重实用,提倡自主学习,这些优良传统也被日本人传承至今。
在当时,如此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成就了日本人的识字率,也整体提高了日本人的文化素养。明治新政府建立不久,时任兵库县知事、后来的日本第一位首相伊藤博文就建议政府在东京、大阪等主要都市建立大学,在郡村建立小学,不论都城还是偏僻之隅,要让“人人沐浴知识的光辉”。
之后,日本仅用了短短40年时间,就普及了初等教育,更是在1907年开始实施六年制义务教育,使得在明治初期日本就实现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既定目标。明治西化,仅仅只用了50年,日本就位列世界五强之一,看起来,这与日本注重文化的普及、培养,注重实用技能的寺子屋教育不无关系。而且,正是日本的寺子屋教育,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日本小学校教育。可以说今天的日本小学教育,也是寺子屋教育的延续与发展,也可以说,正是这些良好的教育传承,铸就了日本今天的教育之辉煌,从而也间接导致了日本今天所取得的瞩目成就。